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能力建设培训
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能力建设培训
邀 请 函
尊敬的___________女士/先生:
诚邀您参与由北京社区参与行动服务中心于2011年3月29日至 4月1日在北京举办的第二十期“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能力建设”培训。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生问题、社会问题和利益冲突日渐显现,成为政府官员、社区工作者社区建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如何在操作层面,落实公共服务政策、解决社区矛盾冲突、建立公众参与的沟通渠道、创新社区服务等,就成为现阶段推进社区建设的重点。此次能力培训将针对上述问题,为来自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学术机构、社区居民创造共同的学习空间,通过提高动员公众参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解决之道。
本培训将邀请中外社区建设专家作为培训师,通过传递参与式社区发展理念,采用开放式讨论、实践者分享、培训师讲解、专家学者讲座、实地参观等培训形式,共同探讨、学习社区参与治理的方法及工作技能,具体课程包括:
1. 如何收集信息和了解居民需求的开放式讨论会的体验式学习;
2. 如何动员社区参与的的思想与方法,社区参与的工作技能介绍;
3. 如何开展社区服务的项目化管理;
4. 社区居委会、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三者关系的辨析;
5. 社区问题冲突斡旋;
6. 社区自治组织培育与发展案例介绍与分析;
7. 实践者的本土案例分享与实地参观;
8. 社区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等等。
期待您的积极参与!
北京社区参与行动服务中心
2011年2月16日
培训说明
培训对象:基层政府官员、居委会成员、社区居民积极分子、促进社区发展的社会公益组织成员、研究社区发展的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
培训费用:学员需缴纳培训费1800元,包括在京的食宿费用,培训资料、其他出版物及学习光盘等。可以申请福特基金会培训项目的往返交通补助,最高限额1000元。
培训名额:40名
报名方式:请发送报名表(见尾页)至 pxb@ssca.org.cn ,邮件名称注明“北京培训-姓名-所在地”,如“北京培训-张三-西安”。报名表请直接粘贴在邮件正文中,请勿以附件方式发送。
截止日期:2011年03月16日。
报名结束后我们会在3月18日确定学员名单,并通知培训的具体日程安排和详细地址,请您注意查收邮件。(未录取的报名人员不另行通知)
联系人:韩 德、单婷婷
联系电话:010-84252191 转 604 、609
电子邮箱:pxb@ssca.org.cn
机构网站:www.ssca.org.cn
报名表
姓名 | 性别 | ||
职务 | |||
单位名称 | |||
联系电话 | 手机 | ||
电子邮件 | |||
通讯地址、邮编 | |||
申请往返交通补助 |
|||
简单描述您现在的工作,近期遇到了哪些社区发展中的问题与困惑?
为什么要参加培训?以及您对培训的期望?
|
|||
餐饮是否清真?( ) |
|||
备注 |
附:机构及培训师介绍
机构简介:
北京市东城区社区参与行动服务中心是一个促进城市社区参与式社区发展的非营利民间机构,成立于2002年12月。目前有正式全职员工15人,机构设培训部、项目部、研究部以及办公室,机构另有培训室以及图书馆(拥有图书近500册)。
社区参与行动的工作目标推动以社区居民为主体的社区发展,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与地方政府合作开展以需求为导向的社区服务项目化管理推动自下而上的改革创新试点;培育社区服务型组织推动社区自治;通过“开放空间”等一系列公众参与民主协商讨论会调解社区冲突化解社会矛盾。2010年,机构荣获首届“中国社会创新奖”。
其中,首要工作是为城市社区工作者提供“参与式”培训、咨询。从2002年至今,在全国各地组织的培训有380多次,参加培训的人员达35280多人次,在24个城市开展了培训,学员覆盖34个省(市)。
培训师介绍:
宋庆华,北京社区参与行动服务中心创办人之一,高级培训师。一直专注社区参与式治理与发展领域的咨询与培训工作,任国家环保总局宣教中心绿色社区专家顾问,民政部社区建设司社区建设专家组成员,荣获“2008年度全国优秀慈善工作者”称号,先后赴英、美、德、印度、日、韩、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等地进行社区参与式治理发展、社会企业访问交流。
在参与式治理领域有丰富的行动研究与能力培训经验,为个人或组织在组织创新发展、会议主持、能力培训等方面提供专业的咨询指导服务。
舒可心,社区参与行动服务中心高级顾问,社会问题冲突调解专家。学工出身,10年来一直致力于以业主的视角和物业管理专业的办法研究中国物业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以业主代表的身份直接参与《物权法》草案的讨论和参与众多与房地产、物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起草和建议。
随着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其一直活跃在物业管理立法、普法、科研、教学领域。特别是在物业管理纠纷规避、调解方面有很多理论和方法论述。
顾骏,现为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大学中国社会转型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教授,担任各级党政部门决策咨询专家和多家媒体的特约评论员。1989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
1990年以来着重研究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问题研究,长期跟踪基层社会变迁,特别是社会组织方式的变迁,重点关注城市社区发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流动人口管理等公共课题。曾赴英、美等国考察、讲学和研究。已出版《社区调解与社会稳定》、《流动与秩序:流动人口问题治理与政策研究》、《和谐社会与公共治理:顾骏时评政论集》、《活力与秩序:浙江立邦村农民工社区的理论研究》等多本专著,发表论文有《过度组织化: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的结构背景及其社会学意蕴》、《从利益关系的角度看转型期执政党的群众基础》、《走向以人格教育为基础的学校禁毒教育》等论文数十篇,主持“社区安全与综合治理”、“流动与秩序:上海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研究”、“城市社区一体化管理体系研究”等课题共10多项。
于燕燕,现任北京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副所长、研究员,北京国际大中城市社区建设比较研究中心主任,北京社区研究基地主任,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和欧盟中国社区建设项目专家。兼任清华大学继教学院、日本久留米大学客座教授。
专著:《中国社区建设大全》、《社区自治与政府职能转变》、《社区发展与公共服务》、《社区:自治与和谐》、《社区社会资本的运行》,译著:澳大利亚社区管理指南等。
彼得•帕萨博士,于2010年7月加入社区参与行动服务中心,任公民参与和项目管理高级顾问。他曾在德国开姆尼茨工业大学从事公众参与和善治领域的研究,对北美及欧洲的公众参与主流形式(如市议会、顾问委员会等)及新兴形式(如调解委员会或公民陪审团)有充分的了解。除高校研究工作及讲学外,彼得•帕萨博士在当地政治领域有十余年的工作经验。在儿童之家、青少年福利局、私有银行、地方税务部门的密切合作下,他曾作为非政府组织领导人发起、组织了数个社会项目(如募款活动等),最终实现了“儿童之家”的儿童和青少年的真正参与。彼得•帕萨博士认为,只有政府和居民间的紧密合作,才能实现社会繁荣。
- 5-9、10社区行动工作坊培训者培训(TOT) 通知2013-03-04
- 6月16日 第一期社区参与行动工作坊 通知2013-03-04
- 7月份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能力建设培训 通知2013-03-04
- 9.20第三期社区参与行动工作坊邀请2013-03-04
- 2011-2012年参与式方法培训者系列培训(TOT)招募通知2013-03-04